??? 今年以来,铜川市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规范权力运行,抓住“四个关键”,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科学评定风险等级,积极建立廉政风险管理目录,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建设。截止目前,全市排查出廉政风险防控点1238个,建立防范措施2160条。
?
??? 一、抓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会议、制作宣传专栏等形式,督促干部深入领会和掌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质和精髓。市纪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在电台、电视台、报纸和网站开设宣传专栏等,大力宣传省市关于加强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营造了浓厚氛围。据统计,全市共召开各类会议132次,召开群众座谈会82次,走访群众2667人(次),发放问卷调查3000余份,编发信息22期,形成调研报告65份。6月8日,铜川纪委大讲堂举办了“廉政风险防控”知识专题讲座,邀请省纪委警示训诫室主任纪大海就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对全市干部进行了专题讲座。市检察院、市环保局等部门举办了专题学习辅导,加深了党员干部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耀州区、市工商局采取举办墙报、编印宣传资料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宣传。这些宣传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廉政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和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为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 二、抓结合,协调推进。省纪委《关于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市纪委在认真学习领会、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与本部门、单位的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与干部岗位廉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与正在推行的党务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动态监管等制度措施有机结合,制定了工作方案,不断丰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措施和办法,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和其他各项工作互相促进,协调推进。市教育局在印发安排意见的同时,还逐一设计了有关工作表格,对基层单位风险排查、风险分级等相关步骤和程序进行了规范,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系统此项工作的全面规范开展。
?
??? 三、抓重点,稳步实施。在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抓住重点环节,强力推进,稳步推行。一是认真梳理权力,合理确定风险事项。依据“三定方案”核定的职能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工作职责、法定权限和运行流程进行梳理和审查,逐一确认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和责任,摸清权力底数,完善职权目录。二是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相互查、领导点、组织审等方式,重点查找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社会环境等三类风险点。三是合理确定风险等级,根据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将廉政风险点划分为1至3个等级,将因利益关系、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容易滋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确定为一级风险;将容易出现或滋生违纪违规行为的,定为二级风险;将容易导致轻微违规或对行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行为的,定为三级风险。四是加大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各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权力运行监控平台,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使权力在阳光下操作、资金在网络上监管、风险在流程内控制,减少权力运行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科学化水平。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门户网站,通过设立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等积极公开政务信息,特别是对重点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从交易信息发布到成交确认,全程进行了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 四是抓防范,规范运行。点线面结合,细化综合防范措施。从规范权力运行入手,不断优化权力配置,对掌管人、财、物等容易发生腐败行为的权力适度分解,变一人管理为多人、多岗位和多部门交叉管理,形成相互制约、程序严密的权力结构。同时,规范工作流程,重点针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等执法主体,编制职权目录,绘制业务流程图,规范执法行为和服务程序,逐项标明具体承办岗位、办理时限、职责要求、监督环节、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公示,形成了以各项权力为点、以具体业务流程为线、以制度建设为面的有效防控模式。
?
??? 铜川市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风险管理,提高了廉政教育的实效性,增强了干部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工作和办事程序,促进了监督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文章来源:铜川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