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app登录官网

什么是网络盗窃?
打印

网络盗窃是指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技术,秘密窃取密码、控制账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占为己有的行为。网络盗窃是最常见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之一,发生频率高,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仅司法界和学术界对网络盗窃的定性常常发生争议,而且司法界或学术界内部也存在众多争议,给违反犯罪行为的查处带来困难。

网络盗窃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但其最终目标是“资金”,根据窃取的物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窃取网银账号。窃取网银账号的方式方法比较多,有的通过开设假冒网上银行网站或者攻击网站服务器,骗取用户资料,或是在互联网上模仿金融系统网页设置虚假网页,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后,登录网上银行交易系统划走资金;有的通过在使用者的电脑内植入“盗窃”程序,获取账号和密码;利用窃得的网银账号登录网上银行,将账号内的资金划走。如:2010年12月9日,浙江绍兴市连续发生6起网上银行盗窃案件,累计案值上百万元。案件中的受害人均收到陌生手机号码发送的短信,提示其银行网银动态口令将于次日到期,让其尽快登录中国银行的官方网站进行升级。受害人按照短信提示的网址登录该网站并按照指引操作后,其网银账户内款项被迅速转走。

2.窃取虚拟财产。网络盗窃者利用各种黑客技术,窃得网民的QQ号码、电子邮箱账号、网络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和虚拟财产,并将这些虚拟财产在网上出售获利。如腾讯公司安全中心的曾某伙同社会人员杨某,利用工作便利,破解获得腾讯公司离职员工柳某使用过但尚未注销的账号密码(该账号拥有查看QQ用户原始注册信息,包括证件号码、邮箱等信息的权限),通过该账号登录腾讯公司的计算机后台系统,根据杨某提供的QQ号查询该号码的密码保护资料,然后将查询到的资料发回给杨某,由杨某将QQ号密码保护问题答案破解,并将QQ号的原密码更改后将QQ号出售牟利。最终,二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3.窃取有价值信息。除了以上两类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也是“网络小偷”的关注目标。他们窃取网上传输、存储、处理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如账户信息、股票交易信息、商业机密信息等,然后通过网上交易将上述信息变为实际资金。

网络盗窃有如下特点:

1.犯罪主体低龄化。在网络盗窃犯罪中,青少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伴随着网络的普及,接受新事物较快、对网络情有独钟的青少年在网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盗窃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明显。从已侦破的案件情况来看,网络盗窃的犯罪主体年龄大部分在20岁左右。犯罪主体的身份情况比较复杂,有在校学生,也有在职人员,其中无固定职业人员占多数。

2.盗窃行为产业化。网络盗窃逐渐从单独作案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由专业人员创作用于盗窃的软件工具,自己出售或通过中介组织出售,盗窃者用购买的工具盗窃各种有实际价值的网络虚拟物品或信息,然后转手出售给专业化的销售集团,由专业销售人员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销售,以获取非法收益。整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3.犯罪手段专业化。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防护软件的涌现,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第三方软件的安全性均有了大幅提升,但盗窃手段也随之快速向专业化发展。目前,出于不同的盗窃目的,不法分子已经开发了大量的专门工具,如盗取网银账号的“网银大盗”等。


上一条:什么是网络诈骗?
下一条:威胁操作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