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向来是博物馆收藏与展示的重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博爱好者愿意为一睹名家真迹去到举办其展览的城市。
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美在五岳——中国美术馆五岳题材美术作品展”,主要展出近现代画家的五岳题材书画作品。不是所有的山都能被称为“岳”,众山之中,五岳最受尊崇。五岳是江山社稷的象征,在古代五岳祭祀是国家祀典中的重要内容。
五岳的具体所指,经过多次变迁,才固定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在本次画展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傅抱石、钱松嵒、石鲁等名家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1号大厅中心位置陈列的是傅抱石1961年创作的水墨画《待细把江山图画》,是描绘险峻华山的经典之作。
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小故事,1960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院写生团去华山,这一年傅抱石56岁,由于体力原因,无法登顶华山,只能在山下青柯坪仰望华山。五岳之美,未必要登顶才能观赏,山下仰观,同样可见其壮观。
欣赏完五岳雄姿后,观众可以上楼观赏“墨韵文脉: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2023年以来,中国美术馆与国内多家著名博物馆进行深度合作,联手打造“墨韵文脉”这一展览品牌。
提及岭南艺术,首先让人想到的是高剑父、关山月等近现代“岭南画派”的大师。在此之前,岭南艺术是怎样的,相信通过观赏这一展览,观众将能获得初步的认知。
明清岭南艺术,受到明代心学大家陈献章的深刻影响,因居广东新会白沙,世称“白沙先生”。白沙先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创制了“茅龙笔”,此笔是用经加工后的茅草制成的,后人评价白沙先生用茅龙笔写的字,“奇气千万丈,峭削槎桠,自成一家”。展览展出白沙先生的《草书自作诗三首卷》,就是他的为数不多的传世茅龙笔书作品之一。
明清时代,许多能臣干吏赴广东任职,他们的到来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岭南艺术具有包容、融汇的特点。展览特别提到了清代岭南的艺术收藏,这得益于清代中后期广州贸易体系的形成,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十三行行商们不惜巨资求购历代名家名作。
展览展出了“吴门画派”创始人明代画家沈周的一幅《湖山佳胜图》卷。沈周另有一幅《湖山佳趣图》卷,两者名字极为接近,容易混淆。《湖山佳趣图》卷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是沈周59岁时创作的。
而《湖山佳胜图》卷应比《湖山佳趣图》卷更晚,在画卷跋尾,沈周自述虽然年龄大了,老眼昏花,古人有云“苦诗乐画”,但他从中获得的乐趣也不少,所以不觉劳苦。而观众在他的画卷中遨游江南山水,时而见高山,时而见瀑布,时而见松林,也获得了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