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自2010年推行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以来,始终把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厉行节约有关规定的有效抓手,全面加强全县9个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建设,严格按照省纪委关于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年有关精神要求,在坚持严格“廉政灶”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四个严禁、四个不准”的具体措施,一是严禁在营业性餐馆进行公务接待,不准搞特殊对待。进一步要求全县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乡镇进行指导检查、调查研究等公务活动需要就餐时,一律在乡镇机关“廉政灶”吃就餐。二是严禁超标招待,严格控制乡镇对外接待用餐标准,减少浪费,用每人每餐标准不准超过20元。 三是严禁乡镇公务接待提供烟酒,不准酗酒猜拳。进一步严格就餐标准,实行县级部门下乡检查工作和乡镇各种会议一律采取吃工作餐的办法加以解决,按照就餐人数做好每餐接待费用预算,严禁为接待购买并在餐桌摆放烟酒,实行下乡领导和乡镇干部一个标准就餐。 四是严禁借公务接待进行陪餐,不准超人数接待。根据实际情况,对与前来进行调研、检查、考察等工作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准参与陪同就餐。
?
自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节约了经费。实施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两年来,全县各乡镇平均公务接待费用比往年节约4万余元,有效地缓解了镇财政压力,而且费用还在逐年下降。二是促进了干部廉洁自律。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有效遏制了干部吃喝风,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改善了基层干部生活条件。“廉政灶”建起后,乡镇干部一日三餐按时就餐,解决了过去吃饭难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既解除一日三餐的“后顾之忧”, 也有效防止了干部“走读”现象。四是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领导与普通干部同在“廉政灶”就餐,拉近了上下级之间沟通的距离,增加了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既融洽了感情,又促进了工作。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 制度,已成为节约公用经费、改善干群关系、树立政府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文章来源:宜君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