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调整京津沪纪委书记,直接从中央派员出任三大直辖市纪委“一把手”。
原任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书记的马志鹏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和北京市纪委书记。12月5日,被中共中央批准。原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的臧献甫现任天津市委委员、常委和天津市纪委书记。12月5日,被中共中央批准。原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纪委常委的沈德咏现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未透露人事变动具体时间。
有媒体分析说,这波纪委书记的调整之所以备受瞩目,自然与今年以来中央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掀起的反贪风暴密不可分。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原天津检察院院长李宝金、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等高官被纷纷查办,彰显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铁腕。三大直辖市三大要员落马,让中央下决心直接派员反腐。
纪委“一把手”中央直接调控
中央最近对地方反腐主将的一系列排兵布阵,已透出中央严把地方纪委“一把手”提名权的改革新路向,即为了打破纪委书记由地方党委提名而导致反腐不力的局面,中央正在直接掌握对省级纪委书记的提名权和任命权,确保中央对地方反腐的直接控制力,以期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畅通高效的反腐“高压电网”。
有分析文章表示,中央已经认识到,地方高官涉贪案件的频频发生,与地方纪委反腐职能的疲弱和虚设有很大关系,而这些大案要案的彻底查办,多数需借助中纪委直接介入。此外,为了有效杜绝和防止地方纪委书记由于长时间在一地任职,以致在查办当地案件时难以突破“关系网”、“人情网”的不利局面,中央决心对省级纪委书记人事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促使地方纪委由“坐等”变为“主动出击”,真正承担起反腐主力军的责任。
文章指出,中央加强对地方纪委书记的控制力,不仅体现在直接从北京“空降”要员到地方任职,还表现在多个省区纪委书记的异地任职。目前广东、浙江、安徽、河南、山西、福建6个省纪委书记均是异地官员担任。这些省级反贪主将的异地交流,无一例外地均由中央提名。
中央对省级纪委书记的这轮大调整将随着省级党委换届的展开而继续,并于明年上半年前结束。中央希望通过这轮纪委书记的大换班,能够巩固前一段反贪战役的成果,开启从上到下反腐倡廉的新局面。
“垂直管理”刮起“廉政风暴”
这样,纪检系统逐渐形成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巡视制和中央提名地方纪委书记制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室副主任任建明表示,“如果,今后上级党委或纪委直接任命下级纪委书记能够常态化、制度化,那么中央巡视组也就渐渐不需要了,况且,巡视组模式毕竟是临时性的。”任建明说。“此次省区新纪委书记的轮换,其模式更接近张家界模式。”
在探索纪委领导反腐败的体制研究中曾有“张家界模式”和“江苏曹克明模式”之说,前者是“条条(垂直)管理模式”,后者则是“块块(横向)管理模式”。
而此次“十七大”前夕的党委换届中,纪委书记不再兼任副书记,改任同级党委常委,加之省级纪委书记出现由中央派任的趋势。对此,任建明表示,此现象表明“曹克明模式”开始受到调整,“张家界模式”正在被接受。
?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